嘉善属于浙江省嘉兴市。
嘉善县,地处太湖流域杭嘉湖平原,东邻青浦区、金山区,南连平湖市、南湖区,西接秀洲区,北靠吴江区、青浦区,总面积506.59平方公里。2021年,嘉善县户籍人口41.73万人。截至2021年10月,嘉善县下辖3个街道、6个镇。县政府驻嘉善大道126号,隶属浙江省嘉兴市。
嘉善县,因旧有迁善六乡,俗尚敦庞,少犯宪辟,故日嘉善。明,分嘉兴县东北境置嘉善县。是全国县域高质量发展示范点、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先行启动区、全国文明城市。
嘉善县地理环境
嘉善县,地处太湖流域杭嘉湖平原,介于东经120°44'22"~121°1'45"、北纬30°45'36"~31°1'12"之间。东邻上海市青浦区、金山区,南连平湖市和嘉兴市南湖区,西接嘉兴市秀洲区,北靠江苏省吴江区和上海市青浦区,总面积506.59平方公里。
境内地势低平,河湖密布。自东南向西北缓缓倾斜,东南部的大通、大云一带较高,西北部的离庄、汾玉一带较低。平均高程为3.67米(吴淞标高,下同),地面高差不到2米。仅东南部个别孤丘超过4.5米。
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-嘉善县
浙江省嘉兴市。
嘉善县是位于浙江省北部的一个县级行政区,隶属于嘉兴市,是嘉兴市下辖的一个县。嘉善县位于上海市西南约100公里,地理位置优越,交通便利。
该县地处长江三角洲经济带,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之一,拥有良好的经济、文化和旅游资源。嘉善县的经济以农业、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,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,如南湖、梅湾风景区等,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和旅游。
嘉善县,隶属于嘉兴市,位于嘉兴市东北部,东邻上海市青浦、金山两区,南连平湖市、嘉兴市南湖区,西接嘉兴市秀洲区,北靠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和上海市青浦区,是浙江省唯一同时接壤上海市、江苏省的县。嘉善县总面积506.6平方公里,辖6个镇3个街道,户籍人口38万人。
嘉兴,别称“禾城”,浙江省地级市,长三角城市群、上海大都市圈重要城市、环杭州湾大湾区核心城市、杭州都市圈副中心城市、沪嘉杭G60科创走廊中心城市,位于浙江省东北部、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腹地。嘉兴处江河湖海交会之位,扼太湖南走廊之咽喉,与上海、杭州、苏州、宁波等城市相距均不到百公里,作为沪杭、苏杭交通干线中枢,交通便利。陆地面积为4275.05平方千米(包含钱塘江水域面积,钱塘江河海分界线采用海盐澉浦—余姚西三闸连线)。
嘉兴市境地势低平,平均海拔3.7米(吴淞高程),其中秀洲区和嘉善北部最为低洼,其地面高程一般在3.2米~3.6米之间,部分低地2.8米~3.0米。全市有山丘200余个,零散分布在钱塘江杭州湾北岸一线,海拔大多在200米以下,市境最高点是位于海盐与海宁交界处的高阳山。
市境为太湖边的浅碟形洼地,地势大致呈东南向西北倾斜,由于数千年来人类的垦殖开发,平原被纵横交错的塘浦河渠所分割,田、地、水交错分布,形成“六田一水三分地”,旱地栽桑、水田种粮、湖荡养鱼的立体地形结构,人工地貌明显,水乡特色浓郁。
嘉兴市地处北亚热带南缘,属东亚季风区,冬夏季风交替,四季分明,气温适中,雨水丰沛,日照充足,具有春湿、夏热、秋燥、冬冷的特点,因地处中纬度,夏令湿热多雨的天气比冬季干冷的天气短得多。年平均气温15.9摄氏度。年平均降水量1168.6毫米。年平均日照2017.0小时。
1911年11月7日,辛亥革命党人光复嘉兴,成立嘉兴军政分府。民国初废府存县,改称嘉禾县,后复称嘉兴县。
1921年8月初,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闭幕,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。
1949年5月7日嘉兴解放,分设嘉兴县、嘉兴市,后撤并频繁。
1983年8月,撤销嘉兴地区行政公署,分设嘉兴、湖州市,嘉兴市设城区和郊区,下辖嘉善、平湖、桐乡、海宁、海盐5县。
1985年1月,经中共中央、国务院批准,嘉兴市区及所辖嘉善、桐乡、海宁县被列为长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,至1988年,嘉兴市及所辖5县均被列为经济开放区。
1993年11月,嘉兴城区更名为秀城区;1999年6月21日,郊区更名为秀洲区,2005年嘉兴秀城区更名为南湖区。
嘉善是哪个省
嘉善县,是浙江省嘉兴市下辖县,位于嘉兴市东北部、江浙沪两省一市交汇处,境域轮廓呈田字形,东邻上海市青浦、金山两区。嘉善县位于北亚热带南缘的东亚季风区,四季分明、温和湿润、光照充足、雨量充沛、无霜期长。
南连平湖市、嘉兴市南湖区,西接嘉兴市秀洲区,北靠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和上海市青浦区。地处长三角城市群核心区域,是浙江省接轨上海第一站,是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之一,更是全国唯一一个国家命名的“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”。2017年嘉善县入选国家重大市政工程领域PPP创新工作重点城市,嘉善县成为全省唯一入选的城市。
全县总面积507.68平方千米(县土地详查数),其中水域占14.29%。2017年嘉善县户籍人口393055人。境内水网交织,物产丰饶。民风淳朴,素以鱼米之乡、丝绸之府、文化之邦名扬天下。
2019年以来,先后被评为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、2019年度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、2019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、2019年全国投资潜力十强县(市)。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。
位置境域
嘉善地处太湖流域杭嘉湖平原,位于浙江省东北部、江浙沪两省一市交汇处,东邻上海市青浦、金山两区,南连平湖市、嘉兴市南湖区,西接嘉兴市秀洲区,北靠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和上海市青浦区。嘉善城区东距上海市中心80公里,大虹桥商务区60公里,西至杭州100公里,南濒乍浦港35公里,北接苏州市区80公里,处于长江三角洲的中心地带。全县总面积500多平方千米。
地形地貌
嘉善境域轮廓呈田字形,地势南高北低,平均高3.67米(吴淞标高)。
县境内东西流向的有太河泾港、大寨河、圩水港、贺汇港、斜塘,南北向的芦墟塘等河流流经镇域,是西水东泻的主要泄洪通道。县境北部多湖荡,水域面积750亩以上的有:汾湖、长白荡、夏墓荡、祥符荡、蒋家漾、马斜湖、北许漾、沉香荡、白鱼荡、西浒荡、六百亩荡。
汾湖位于浙江嘉善、江苏吴江交界,东西长6公里,南北长3公里,一半属浙江、一半属江苏。汾湖古称分湖,总面积9700亩。
太浦河是太湖流域的重要河流,也是上海市西南部的大河,因沟通太湖和黄浦江,故名。
气候环境
嘉善县位于北亚热带南缘的东亚季风区,四季分明、温和湿润、光照充足、雨量充沛、无霜期长,宜于作物生长,地处沿海中纬度地带,气候变化明显,具有春湿、夏热、秋燥、冬冷的特点,主要的灾害性天气有暴雨、连阴雨、干旱、寒潮、大雪、大雾、高温和台风。
嘉善县,隶属于浙江省嘉兴市。
春秋时为吴、越接壤之地,初属吴后属越,战国时越被楚灭归于楚,1983年,隶属嘉兴市。嘉善县境内水网交织,物产丰饶,其民风淳朴,素以鱼米之乡、丝绸之府、文化之邦名扬天下。嘉善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,著名景点有:西塘古镇、大云巧克力温泉甜蜜小镇、陶庄汾湖、丁栅水村等。
距今7000年前,嘉善以东是海湾,学术界称“古嘉善湾”。此时,太湖东南平原区陆地初步形成,嘉善居其间。据1959年开挖红旗塘掘出的四不象头骨证实,当时先民已在此处高地上以渔猎与种稻为生。
从魏塘台基村独圩等地发掘的马家浜文化遗址证实,至新石器时代崧泽文化时期(距今5800—5000年),古“太湖湾”、“嘉善湾”为浅海、泻湖地域;又从地质勘探发现,嘉善有六处牡蛎等海生动物生长层。至良渚文化时期(距今5000—3600年),“嘉善湾”已向沼泽发展,此时古太湖湾水除部分向东南流外,大部分改向东流,故形成今嘉善县河流多为自西向东注入上海市的吴淞、黄浦而入江海。
嘉善县是浙江省嘉兴市的下辖县。早在6000多年前,境内已有从事水稻栽种、猪狗饲养及渔猎、制陶等生产劳作的人类活动。1949年5月11日,嘉善解放,隶属浙江省专员公署。
浙江省嘉善县共有6个镇,分别叫西塘镇,姚庄镇,大云镇,陶庄镇,干窑镇,天凝镇。西塘镇位于嘉善县北部,是全县的经济、交通、文化副中心,为江南六大古镇之一。全镇区域面积82.92平方公里,2022年户籍人口5.73万人,常住人口9.37万人,辖18个行政村和6个社区。
嘉善处于北亚热带南缘的东南亚季风区,气候温和,四季分明,阳光充足。1月份最冷,月平均气温3.6℃;7月份最热,月平均气温28.1℃。年平均气温为15.6℃,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8%,年均日照1978.3小时,无霜期236天。
姚庄镇
姚庄镇位于嘉善县东北部,东与上海市相连,西北与江苏省吴江市隔河相望,是浙江省接轨上海的“桥头堡”。因境内有姚庄桥而得名,元代后期渐成集市。
全镇区域面积约75平方公里,辖18个行政村和7个社区居委会。先后获得全国文明镇、国家卫生镇、国家生态镇、全国优秀乡镇、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等22项国家级和浙江省“五好”乡镇党委、浙江省“人民满意公务员集体”等70项省级综合性荣誉称号。
2022年,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4.7亿元,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.02亿元;实现规上工业产值518.5亿元,同比增长17.1%;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亿元。
电话:020-87538559 85519412 87545551
85518808
29015602 29014063 38094713
传真:020-87545551-8046/8047
邮箱:marketing@yichu-cable.com
地址: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267号瑞华大厦北塔24楼D.E.F室
厂址:广州市番禺区东涌镇启新路46号昊信工业园
版权所有:广东易初线缆科技有限公司PG电子,PG电子官网,PG电子平台,PG电子接口,PG电子直营,PG电子试玩 ,PG电子直播,PG电子游戏,PG电子官方,PG电子入口,PG电子网址,PG电子娱乐,PG电子登录,PG电子吧,PG电子竞技,PG电子网址推荐,PG电子登录 网站建设:合优网络 工信部网站